教学动态

    “思想道德与法治”教研室召开 “三堂思政大课”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集体研讨会

    发布日期:2023-09-25 作者:杨莉 向楠    编辑:秦承明    审核:张莉    点击:[]


    922日上午,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思学楼D402召开“三堂思政大课”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程集体研讨会。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杨莉主持。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。

    会上,杨莉带领教研室全体教师学习了由《光明日报》推出的由三位高校思政课名师围绕“人的一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”讲授的“三堂思政大课”。这“三堂思政大课”分别由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、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、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讲授《躺平绝非人生正途》,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、副院长陈培永讲授《躺赢只会输掉人生》,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秀军讲授《惟有奋斗不负此生》。杨莉指出,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的目的是通过解决青年学生的困惑,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、道德观和法治观,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。“三堂思政大课”皆是围绕青年学生关心的话题,比如“躺平”“躺赢”“奋斗”展开深入分析,逻辑清晰,深入浅出,娓娓道来,这为德法课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,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“三堂思政大课”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到课程教学中。接着,老师们就如何把“三堂思政大课”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德法课展开了热烈讨论。

    最后,教研室老师还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展开了交流。杨莉认为,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的每一章节内容都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因此在授课中要注意相关内容的融入,例如中华传统道德融入第五章第一节、第二节的相关内容,中华传统法治文化融入第六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相关内容,同时还应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,带领学生在实践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黄笛指出,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不仅可以在内容上进行融入,也可以在形式上进行融入。比如在课堂展示环节,可以根据德法课内容进行舞蹈、书法、诗词等展示,这不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动融入德法课,也使德法课更具有亲和力。

    杨莉做总结发言。她强调,课堂教学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。要提升思政课尤其是和青年学生更贴近的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的亲和力、针对性和实效性,就要回应时代之问,就要及时关注社会热点,就要抓住学生的关注点、困惑点,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,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才能取得成效。

     

    dbeed6f5a2dae55c4e8eeeb3b048305

    会议场景

    关闭